在我住台灣,我想去關門海峽(上)介紹完關門海峽後,接下來介紹Ken當初去過的地方吧。
以下會分三個部分來介紹,分別是關門隧道(九州側)、關門隧道(本州側)、巖流島。
1. 關門隧道(九州側)
如上圖所示,Ken抵達門司車站後,因當天行程較滿,為節省時間而搭乘觀光電車潮風號直接前往關門隧道。
潮風號網頁:http://www.retro-line.net/about/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潮風號並非全年行駛。
以2014年為例,行駛期間為3月15日~11月30日的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其中3月21日~4月6日、4月26日~5月6日、7月19日~8月31日這三個時段毎天都會開。
有打算搭乘潮風號的人一定要先注意行駛的時間喔!
門司港站一走出來往右手邊看就可以看到潮風號車站,旁邊有一台自動購票機。
Ken當初考量到時間緊湊,購買了來回票(右上)。來回票有二個空格供站務員蓋章,分別用在去程與回程。
潮風號觀光列車包含頭尾總共只有四個站:九州鐵道紀念館站、出光美術館站、諾福克廣場站、關門海峽站。
一般來說,觀光客並不會在中間二個站下車,Ken也是一路直達關門海峽站。
經過車站時,車站的服務人員會很開朗的跟車內乘客打招呼,很有趣。
另外,路途中會經過一小段的隧道,在隧道內時可以看到車廂內部有各種「海鮮」的螢光圖案。
不過Ken一個都不認識...
抵達目的地「關門海峽站」後,沿著海岸線走就可以抵達關門隧道了。
途中可以看到關門大橋,並遠眺本州的山口縣。進去後搭電梯就可以到達隧道口,地上還特別標示出往下關的方向。
順著隧道直直走,跨過中線,就可以抵達山口縣的下關地區了。
2. 關門隧道(本州側)
Ken當初走出來後碰到外面有人在介紹「高杉晉作」。
另外,如果有順利將兩邊的章都蓋到,可以兌換紀念証,證明你靠自己穿越了關門隧道。
誠如Ken在前一篇提到的,這邊大多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景點,例如平家與源家興衰的轉捩點「壇之浦之戰」
另外也有之前的NHK大和劇「義經」的主要角色的手印。
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的馬關條約簽約處。
P.S.李鴻章道的起因,是因為當初簽約時,李鴻章原本都是走大路。
在某一次會議結束回去時被刺殺而受傷,休養一個月後要重回談判桌時,為了避免再次發生一樣的事件,而捨棄大路改走小徑,後人就稱呼這條小路為李鴻章道。
另外還有幕末時期長州藩砲擊經過關門海峽的英國船隻所使用的大炮。
把附近的各景點逛完後,就要前往下一站巖流島了,在下關和門司這邊的港口都有船可以搭。
Ken因為時間因素以及最後還是要從福岡搭飛機回大阪,因此先回到門司後再從門司港前往巖流島。
3. 巖流島
遠遠的就可以看到歡迎光臨字樣,也發現巖流島是座很小的島,Ken花不到一個小時就把整座島逛完了。
這座島會吸引許多人前往最主要是因為宮本武藏跟佐佐木小次郎就是在這邊對決。也因此這座島上都是在介紹這二位。
結束了關門一帶與巖流島的行程後,Ken提早一些時間回到博多,一方面為了趕飛機回大阪(畢竟隔天還要上班),一方面是為了在離開前可以再次品嘗博多的拉麵,所以最後就用拉麵的圖片來當收尾吧!
未來有機會來到北九州,可以安排一天來這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