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主題會分成(上)(下)二個部分介紹。

我住台灣,我想去關門海峽(上):介紹這邊的背景與位置。

住台灣,我想去關門海峽(下):介紹Ken當初前往的三個地區。

 

很多人看到標題大概會一頭霧水,巴士海峽、台灣海峽、英吉利海峽都聽過。

關門海峽?在哪裡啊?有關門,那有開門海峽嗎?下面先放張海峽示意圖。

 

1.jpg

 

從圖中可以知道,關門海峽是分隔日本本州山口縣與日本九州福岡縣的海峽

關門海峽的wiki介紹:http://goo.gl/qyRGOp

 

此海峽舊名「馬關海峽」,之後才改名關門海峽。穿越關門海峽的海底隧道就是關門隧道。

至於為什麼要叫做關門海峽呢?是因為這個海峽隔著山口縣下市與福岡縣北九州市司區。

簡單用照片給大家看看隔海互望的感覺 XD 照片中的橋就是連結本州與九州的關門大橋

 

2.jpg

 

其實這一片區域並不算大,透過電車跟兩條腿在一天內就能把大多數重要景點都跑完。

Ken會特別到這邊來是因為這邊屢次出現在日本的歷史軌跡,具有獨特的意義。下面簡單介紹。

 

1. 源家與平家最終決戰壇之浦戰役的地點。

 

源義經在此打敗平知盛,逼迫當時年僅8歲的安德天皇與其外祖母二位尼帶著日本三神器一同投海自盡。

而平家也正式宣告滅亡,可惜源義經功高震主,之後被源賴朝逼迫自盡而亡,結束31年的生涯。

源義經也因此與真田幸村、楠木正成並列為日本歷史上最出名的悲劇英雄

 

3.jpg

 

2. 日本戰國劍術家,二天一流始祖「宮本武藏最有名的決鬥就是打敗巖流「佐佐木小次郎,而決鬥地點就在巖流島

 

佐佐木小次郎的愛刀是把三尺三寸的長刀,絕技「燕返」更是能將長刀的優勢發揮出來的招式。

可是武藏在決鬥前,特地製作了一把長度四尺二寸的木刀,比小次郎的長刀長了將近一尺。

因此,與宮本武藏決鬥的小次郎,無法發揮自己刀長的優勢,連「燕返」都沒有使出就敗在宮本武藏劍下。

 

4.jpg

 

3. 幕末「下關戰爭」的引發點。

 

幕末時期長州藩在這邊砲擊經過關門海峽的英國船隻,因此引發了下關戰爭。

戰役以長州藩失拜收尾,不過也因此看到西方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間接促成薩長同盟,成為未來倒幕運動的起點。

 

5.jpg

 

4. 甲午戰爭所簽訂「馬關條約(日清議和條約)」地點:春帆樓」。

 

清朝與日本的甲午戰爭最終以清廷失敗告終。

當時清朝就是派李鴻章道這邊與日本簽訂議和條約。

而台灣也是在這個條約中正是割讓給日本。

 

6.jpg

 

這麼一個具有豐富歷史背景的地方,吸引了許許多多對日本歷史有興趣的人們到訪。

Ken也針對週邊地理位置與交通車站筆者用google map做了一個簡單地圖,大家可以看看各地方的相對位置。

 

7.jpg

 

正因為關門隧道橫跨本州與九州,所以交通方式可以分為從本州過來或是從九州過來。

 

從本州過來:

搭飛機至關西空港,出關後搭乘JR關西空港線到JR新大阪站,再接著搭乘JR西日本山陽新幹線到新下關站,最後轉乘山陽本線即可打達下關站。

 

從九州過來:

搭飛機至福岡機場(車站名稱博多站)。

目前台灣直飛福岡的航空公司有: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國泰航空

 

到達福岡機場以後有二種方式可前往關門隧道,前者耗時省錢,後者省時耗錢(因為搭新幹線)。

1. JR九州鹿兒島本線(門司港行),可以抵達門司港站。

2. JR九州新幹線到小倉站,再轉搭鹿兒島本線(門司港行),一樣可以到門司港站。

 

Ken是從九州方面過來,畢竟從地圖看的出來,關門隧道離門司港站比較近!

而且從關西空港過來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還是比較高。

 

門司車站充滿著濃濃的復古風味,其中左上的圖片中央隱約可以看到刻著「0哩」的石碑。

意思是說鹿兒島本線的起點從這邊開始。而Ken在這邊的旅程,也同樣是從這邊開始。

 

8.jpg

 

以上是一些簡單的介紹,若是對Ken之後在這邊的旅程有興趣,

或是想要多欣賞一些照片,歡迎到我住台灣,我想去關門海峽(下)來看看 ^^

arrow
arrow

    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